首页>资讯中心>财通视点>财通视点

财报分析和资管新规解读

来源:财通证券-研究所Wed May 02 2018 08:49:24 GMT+0800 (CST)
      

        上周A股指数维持弱势震荡,两市仅有医药和航空等少数行业走势较强,而以格力、伊利和平安为代表的白马蓝筹在各类因素触发下集体大幅杀跌。A股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在上周集中披露,各种业绩超预期与业绩地雷齐飞。到五一长假前,财报季告一段落,同时资管新规正式稿公布,都将在节后对市场产生影响,本期我们分别做个简单解读。

一、A股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分析

1、整体收入、利润与同比增速情况

        截至4月29日,99.7%的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年报和2018年一季报。近三个季度18Q1/17Q4/17Q3全部A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分别为14.9%/16.9%/23.9%,剔除金融后为24.9%/20.5%/42.7%,净利润同比增速整体略有放缓,但仍维持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营收端来看,近三个季度18Q1/17Q4/17Q3,全部A股营收单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1.8%/12.4%/21.1%,剔除金融后分别为13.9%/12.5%/23.4%,营收同比增速基本维持稳定。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2、各板块增长情况

         分各板块来看,主板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去年明显回落。近三个季度18Q1/17Q4/17Q3,主板归属母公司的单季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3.8%/23.4%/23.9%,如果剔除金融股的影 响,则单季度同比为24.4%/37.9%/48.8%。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中小板净利润同比增速略好于主板,近三个季度18Q1/17Q4/17Q3,中小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单季同比为18.9%/8.5%/32%,剔除券商和银行等金融股的影响后,归母净利单季同比为20.8%/9.8%/33.8%。中小板净利同比增速较去年整体水平略有下滑,不过下滑趋势放缓,而且今年一季度相比于去年四季度来看增速已有回升。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创业板净利同比增速较去年年报大幅回升,18Q1/17Q4/17Q3这近三个季度,创业板(剔除乐视网)的单季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28.2%/-30.1%/14%,净利同比增速较去年年报和去年四季度均大幅回升。如果再剔除温氏股份的影响,18Q1/17Q4/17Q3这三个季度归母净利单季同比为30.9%/-37%/22%。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3、各行业增长情况

        从趋势连续改善的角度看,建材、农业、电子、军工、公用事业、传媒纺服、通信、化工、医药、地产、采掘、交运等行业在2018年一季度增长相比去年四季度都有加速的迹象。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从一季报绝对景气度高的角度,我们在102个申万II级行业中筛选了一季报盈利增速在100%以上的高增长行业,其中航空装备、半导体、医疗服务等新兴行业一季报绝对增速最高。


数据来源:wind资讯、财通证券研究所


二、资管新规正式版发布

1、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内容比较

        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稿(银发〔2018〕106号。比较2017年11月披露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本次资管新规的正式稿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一定修改:

1)正式稿最大的超预期之处是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同时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过渡期的延长有助于金融机构平缓自身业务调整的节奏,进而缓解监管给市场间接带来的波动。

2)进一步明确了标和非标的界限。在正式稿中更加清晰地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等分化,可交易;②信息披露充分;③集中登记,独立托管;④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前三项新增,第四项将“较高流动性”修改为“流动性机制完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之外的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将标准化资产和非标资产区别开来,提出期限匹配、限额管理等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有序压缩非标存量规模,以确保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

3)打破刚性兑付的净值化管理放宽细化。将征求意见稿的“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修改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允许封闭式产品在两类情况下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但同时要求托管核算、定期提供报告以及外部审核确认。上述的调整并没有丝毫改变监管部门打破刚性兑付的决心,也很难弱化监管效果,而是更多的体现了监管部门根据我们非标市场现状而做出的合理修正,相对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全部采取市值法”有所缓和。

4)对于合格投资者定义新增一类范围,放宽一个条件。从征求意见稿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的条件变为“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删除了“需要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的限制。

5)新规适用范围略有变化。除了新增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对私募投资基金是否适用于资管新规也做出了说明,明确了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如果没有明确规定的也适用这一资管新规。


2、资管新规影响简析

        较去年11月份的意见征询稿而言,资管新规大的原则并没有变,主要是对于细节性的问题根据实际操作的因素和难度进行了调整,显得更为温和,也体现了监管层对维持流动性以及市场稳定的呵护。我们从对金融机构以及对整个资本市场两个维度,对这一新规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执行,整个资管行业“大跃进”的时代将结束,未来资管业务的规范要求更高,风控要求更严,质量会得到显著提升,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资管新规的“去杠杆”、“净值化”、“去嵌套”,将引导银行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品种转向净值化路线,天量“刚性兑付”理财产品逐步退出,将改变财富管理产品的主流模式,各级机构需要积极做好业务形式的转型;2)预计银行资管子公司将陆续成立,22万亿非保本理财将以子公司资管产品的形式进行转化,当前已经有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公开表示成立资管子公司。3)打破刚性兑付,消除监管套利后,资管业务可能向正规金融机构回流,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有主动资产管理能力的机构将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资本市场而言,在资管新规正式稿未落地前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近期大盘指数的回落与其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新规的正式落地,诸多问题清晰化,而且新规部分条款的放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新规落地后对于市场情绪的冲击。中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出台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刚兑打破有利于无风险利率下降,进而引导资金入市。


三、本周市场观点

        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的情况来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有下行压力,但创业板和部分中小板个股业绩趋势向好,资金从白马蓝筹流向成长龙头的趋势将获得盈利趋势的支撑,成长股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而资管新规正式稿落地,短期属于利空因素出尽,而且过渡期延长等细节还好于预期,本周对大盘影响应该也偏正面。投资建议上,继续维持聚焦成长龙头的观点,行业方面关注医药、半导体和计算机等。主题方面,数字中国和独角兽概念可以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公司通过信息隔离墙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进行控制。因此,客户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仅作为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和公司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参考。客户应当独立作出投资决策,而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应咨询所在证券机构投资顾问和服务人员的意见;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浏览数:10903